老师布置了一篇赞美家乡的作文,这可让我犯了难,不知从何处着手。我生于邢台市,在这里度过了我的幼年时光,从幼儿园到小学,岁月悠悠。然而,奶奶告诉我,我的根在隆尧县的一个小村庄,在我刚满月时,就被爸爸妈妈带着回老家“认祖归宗”了。
老家的村子规模不大,听奶奶讲,仅有一千多人口。但那水泥铺就的街道,平整洁净,宛如一条丝带贯穿村庄。街道两旁,各类果树交错林立,每至花开时节,整个村子都被馥郁的芬芳所萦绕,那香气似轻纱般弥漫在空气中,沁人心脾。虽说我鲜少回到老家,可每次回去,那些陌生的爷爷奶奶、叔叔阿姨都会热情地与我招呼,逗我欢笑,让我仿若置身于爱的城堡,被宠溺成一位小公主。老家的房子是一座四合院,因久无人居,房门与窗户略显破旧,闭合都有些勉强。我钟情于北屋房檐上那群“叽叽喳喳”的小燕子,它们似灵动的音符,为四合院增添了一抹生机;喜爱院子里那棵挂满红通通大石榴的石榴树,宛如一位慈祥的老者,默默守护着庭院;更对门的二爷爷在院子里圈养的小鸡小鸭情有独钟。每次回老家,奶奶总会打开那扇厚重的铁大门,将四合院仔细清扫一番,而我则会欢快地拿着白菜叶子或玉米粒,去投喂那些可爱的小鸡小鸭,或是站在院子中央,轻声与屋檐下的小燕子诉说着小秘密,满心期待它们能飞落身旁,与我一同嬉戏。
或许是奶奶担忧我忘却根本,每逢春天回老家,她总会带我走到田间地头,指着那片绿油油的农作物,语重心长地说:“这是正在返青的麦苗,孩子,不管你日后走到哪里,这里永远是你的故乡,可不能长大后连麦苗韭菜都分辨不清啊。”她还会接着讲:“等到夏天,布谷鸟发出‘快快割麦’的啼鸣时,就意味着地里的麦子成熟了,农民伯伯们又要开启收麦种玉米的忙碌农事了。”秋天归乡时,奶奶依旧会带我来到田间,指着那一片片泛黄的玉米秸说道:“当听到大雁南飞时的‘嘎嘎’叫声,便是玉米成熟之际,也是农民伯伯收玉米种麦子的农忙时分。”
犹记冬日的一个周末,奶奶再次带我回到老家。抵达后,奶奶提议去地里拔萝卜,让我亲身感受农民伯伯劳作的艰辛,我兴奋不已,骑着从城里带来的小童车,扛着小铁锹,率先冲向萝卜地。可一到萝卜地,我却愣住了,只见满地都是茂密的萝卜叶子,我竟不知该从何处下手。正当我茫然无措时,奶奶缓缓蹲下身子,轻轻拨开几片萝卜叶子,土黄色的地面随即显露出来。说时迟那时快,我迅速将小铁锹对准萝卜间的空隙,用力踩进泥土里。待土层松动,我伸出两只小手,紧紧抓住一棵萝卜叶子,用力一拔,萝卜是出来了,我却因用力过猛,一屁股坐到了地上,摔了个结结实实的“屁股蹲”,奶奶见此情景,笑得合不拢嘴。走出萝卜地时,奶奶神情庄重地对我说:“孩子,你要铭记,农民伯伯终年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,正是他们的辛苦劳作,换来了我们在城里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啊。”
我既喜爱城市的便捷与繁华,又钟情于农村的恬静与美丽。我不再纠结家乡究竟是城市还是乡村,因为它们都是我心中的挚爱,都承载着我满满的回忆与深情,它们共同属于那个闻名世界的伟大国度——中国!
作者:邢台市育才小学文谦校区3-5班,杨汐颜,2016年8月24日出生